汤姆索亚给我的映像是一个手里老是拿着弹弓,口袋里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工具”的本真少年,他也是我们这一代孩子的缩影。
读完了小汤姆的故事,突然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羡慕小汤姆,因为他正过着快乐的童年。其实,小时候的我和汤姆很像,所以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当成了故事的主人公。在书里,我与和我年龄相仿的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享受只有儿童才有的特权,脑子里装满了小小的智慧,小小的幼稚,小小的天真。
可是现在的我们有太多的顾虑,有太多的不能,只因为我们都已长大。长大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得体,举止是否恰当,我们要竭力维护自己在大人眼里的“光辉”形象。就这样,我们有了隐私,有了谎言,有了掩饰,虽然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有时候会想如果自己不去顾及这些,让生活回归生命的本真,那我们就不用活得那么累了吧。我可以一口气看完我喜欢的动漫,对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大声说不。但我也知道,要实现是很难的。
类似汤姆索亚式的童年已成为我们人生历史中的一页,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无论我多么努力地想要握住自己的童年,哪怕是碎片也好,但是一次次的抓空,让我意识到我失去了一些东西,一些很重要的东西。
它们有颜色,是纯白的,让人不忍玷污;它们有气味,甜甜的,像巧克力蛋糕;它们给人的感觉,入口淡雅,回味无穷。它就是天真。
或许在漫长的人生路上,更多的时候,人们无视甚至讥笑天真,认为它们是那么的没用,那么的幼稚,那么的傻,傻到可以和毛毛虫聊天,和布娃娃说悄悄话。可是等到融入了社会,才猛然发现,要是每一个人都天真一点,社会就不会那么复杂,人性就不会那么难以捉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
可是不得不承认,或许人的一生里只有在小汤姆的那个年纪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轻松和快乐,因为只有在那时,天真是无罪的。
不过还是希望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回归生命的本真,持有一份天真,对别人多一点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谎言;多一点关心,少一点算计……
那么,我想我们的世界就会像汤姆索亚的童年般本真。
岁月似水无痕,年华却掷地有声,本该,做回本真的自己,方能在滚滚红尘中,无怨无悔,风雨兼程。
诗仙太白,做本真自己。他狂,要贵妃研墨,力士脱靴。他是不羁的旅客,醉卧长安,天子难寻。他迷茫过,只因“可怜飞燕倚新妆”的造谣,他幡然醒悟,大喊着“安得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扬而去。于是,他回归了本真,做回了自己,那个诗仙李白。然而,便有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逍遥。花丛独酌,影、人、月,不经意间,三分酒气酿成了月光,七分剑气塑下了半个盛唐。回归本真,他狂,他豪放不羁,带着对未来的期待,无怨无悔。
雕花的老窗,半掩半开,不知为谁低诉着风情。李煜,南唐后主。那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只是他自己却未能回归本真。从他君临天下的那刻起,他就注定了一生坎坷,命运颠沛流离。因为他接过了命运的权杖,却搁下了万民苍生。他是个才华斐然的天子,词人,书法家,只是错生帝王家,他便失去了回归本真的机会。所以,他用千古江山换来了词中之帝。
似乎,只有在词中,他方能逍遥度岁,形骸无我,做回那个本真的自己,那个多情多才的俊朗少年。他似乎是个不合格的君王,“性骄奢,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但是对于他来说,这是他的性情和生活。他本就该做个纨绔子弟,做回他自己。
倘若不要那千古传唱的《虞美人》,倘若时光回流,他是否会选择放弃君临天下,是否会选择做回本真的自己,又是否会和周后泛舟湖海,南山携隐,一生一世一双人?我不得而知。
其实,我们就若佛前的青莲,都有着本真的一面,清尘脱俗。只是宿命流离,经历了太久红尘,会易忘了自己的心,忘了自己。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我,正值十六七岁的花季,有着倾城美好,却不想只在茫茫学海中忘了自我,忘记笑在何方。在邪魅狂狷的年华里,我不想做个只会读书的木偶,我想做回本真的自己,带着一点轻狂,一点高贵,还有一点勤劳。在冲刺高考的路上,风雨兼程,无论以后的结果如何,都无怨无悔。我相信,天不绝人愿。
烟雨江南,春深迟暮,燕子满身花雨又归来。我想,明日落红应径满,那是一个美丽的画面,而我们都该做自己,回归本真。临窗而立,听树影婆裟,静静地,品着那些本真的人生过往,想着未来的风雨兼程。低吟浅笑,我无怨无悔。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每个人就像飘浮在空中的尘埃,迷茫地寻找着自己的方向。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看似热闹非凡,走到城市的尽头,那里却是一片黑暗。忙碌的人们,在影子间穿梭,然而心灵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宿?心灵过于浮躁,就会盲目地追求,而到头来却还是一场空。
少林功夫讲究以禅入武、以武悟禅。所谓坐禅,实际上就是练内功。真正达到一定境界后,会让人致虚守静、心如止水,尘世的一切纷扰都不会再进入纯净的心田。心灵真的如同一波清水,狂风也卷不起它丝毫的宁静,骤雨也无法破坏它平静的波澜。
少林方丈的二弟子惠石一直以为自己十几年的修行已经将悲惨的过去所遗忘,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仇恨。那个魏朝王子元觉已经死了,惠石是一个新的生命,没有过去,少林寺才是惠石的起点。
惠石出家前是东魏朝王子,当年高洋篡位,下令屠杀魏朝宗亲,惠石在奴仆秦丰的保护下来到了少林寺。我无法想象那一幕幕残忍的场面留给六岁的惠石是怎样的记忆。当父母亲人一夜之间都永远地离开了自己,当自己的家园被仇人所占领,当昔日享受荣华富贵的王子沦为没吃没喝的流浪儿,命运的无情让惠石无法接受,他不知所措地跟着秦叔叔,不知道前方在哪里。一块白糖糕,成了最奢侈的欲望。
当惠石的命运转折在兵荒马乱的那一年,他来到了少林寺,以求得一个安身之处。心灵沐浴着金光,耳畔响起梵音,佛祖的教诲渐渐将惠石心中的慌乱与恐惧驱散。于是,少林不再是避难的地方,嵩山不再那么险峻冷酷,一草一木都是生命的召唤,等待惠石将心中的种子种下,生根发芽。
惠石真正地成为了惠石,不再是魏朝王子,不再感怀过去,不再想着报仇,而是一心向佛,习武颂经,成为佛祖面前虔诚的沙弥,成为众弟子钦佩的二师兄。
师兄弟五人,惠橼、惠石、惠努、惠忍、惠空,各有各的特点。大师兄惠橼老实憨厚,待人诚恳;三师弟惠努正气凛然,遇事急躁;四师弟惠忍心事重重,做事执着;五师弟惠空人小鬼大,聪明机智。而惠石却是遇事沉着冷静,考虑周全,能为大局着想,是众兄弟中的领袖。
五位师兄弟武艺方面也各不相同:惠橼的武器是看似平常的扁担,与铁头功相配合,迸发出无限的力量;惠努常用一条锁链,束缚住敌人的手脚,使其无法再反抗;惠忍所用的是与他形影不离的母子箫,既能在忧愁苦闷时排解苦恼,又能在战场上拼搏打斗,是他的得力助手;惠空拿的是一把扫帚,舞起来也有无穷的威力。而惠石却是赤手空拳与敌人较量,拳脚功夫了得,少林金刚手更是刀枪不入,数十把剑也可以被一双拳头所折断。
师兄弟五人一路走来,始终是一条心,完成了命运无数次的考验,增长了见识,增加了经验,更重要的是,逐渐认识了这个充满名与利的世界,以及人心的叵测与世事的难料。
就在惠石的意志得到了磨练,渐渐地认识自己的本心的时候,秦叔叔的出现却打乱了他全部的生活轨迹。从此,他不得不面对以前从不敢想的事情,十多年前的一幕幕再现眼前。仇恨与佛心相抗衡,擦出了耀眼的火花,灼伤了他的眼睛,更迷惑了他的本心!他再一次陷入了孤单,陷入了矛盾之中。
天下,如此之大,而他,只是一个和尚,他不禁感叹,“我一个和尚,夺天下干什么?”他的眼神中透露着迷茫,他是在拷问自己,更是对自己此行的质疑,他也不知道自己下山后要做什么。尽管他已经知道师兄弟们是奉师父之命前来,他知道师父没有抛弃他,少林寺还在自己的视野之中,但还未到达嵩山山脚,却发现自己与佛已经越来越远,远到无法触及。
十几年的修行就在这朝夕之间毁于一旦吗?不行!尽管他已打出山门,已不再是佛门弟子,走出少林,就没有回头路了吗?我佛常在心中,在山上是修行,在山下同样也是修行。于是,他仍然拿起经书,潜心抄经,完成尚未完成的处罚,等到有一天见到师父,告诉他,二弟子完成了罚抄的经书。
真的还能再见到师父吗?惠石的心中也不知道答案,前方的道路依旧凶险万状,所有的危险都指向了魏朝王子,尽管有几千人的拥戴,但仍然危机四伏。眼看着无数人倒在了自己的身边,横尸遍野,血流成河。他感觉自己已经成为了罪孽的源头,所有的生命都因自己而瞬间消逝。
佛光已无法掩盖鲜血的气息,走在尸体之间,他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脚步,仿佛堕入了无边的黑暗,每一个生命,都曾经跳跃着辉煌,都应该有自己的灿烂,而因为他,一切都成为了过去。十几年的修行,他以为能够心有所安,而现在他却无法再找到自己的心。这一切,又该如何挽救?
他回到少林寺,为死去的人抄写经书。师父的一句话最终点醒了他“不是以魏朝王子的身份去报仇雪恨,而是以少林弟子的身份去为民除害”,怀着这样的一颗心,他与师兄弟们再次踏上了尘世的路途。这一次,目标明确,信心十足,不再像前一次般有那么多迷茫与无奈,经过众人的努力,最终推翻了齐王的残暴统治,为天下受苦的百姓赢得了自由与幸福。
功成身就时,惠石本可以取得元氏的魏朝江山,而他却甘愿回到佛祖的身边,做一名普普通通的小沙弥,生生世世普渡众生是他最大的心愿。天下已经流血无数,他要为死去的人颂经千日,并真心地希望天下从此再无战乱,再无饥荒,再无分离,再无仇恨。
经历了人生几次重大的转折,惠石终于找到了自己的本心,他不属于尘世,那宁静的寺院才是他心灵最终的归宿。静心修行,虔诚诵经,使自己心如止水,没有私欲的纷扰,没有尘世的眷恋,平静地度过一生。
世上的人们啊,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自己的本心呢?
非常高兴,自己有幸读了《“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一书。我坚信:此书对我的影响将会深入贯彻整整一生!
本书介绍了名叫于智博的大哥哥,曾在国内高中成绩倒数。到了国外后,靠着自己小时候无论是父母有意识培养的,还是自己无意间养成的软实力,从最适合自己的学院开始,历经在诸多世界名企的工作经验,也踏踏实实地靠着努力与意志进入了哈佛商学院,成为花旗银行“全球领袖计划成员”,不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辉煌。
这么一个后劲十足的人物,给我的最深印象便是:他活得很真实。
现在的中国孩子们不正缺少这个吗?过着家长强迫过的生活,补这补那,这就是可怕的硬实力崇拜,一味地认为成绩好便是万事大吉。我看着书中的内容,不禁偷笑了几回,因为我认为起码我过得和于智博一样,与自己的心理生活很吻合。更幸运的是,我遇上了一对明智的家长。从小,我对足球很感兴趣,对于加入足球兴趣班的请求,父母毫不犹豫地鼎力支持,另外的一些学科类辅导课程也是我的“一己私欲”!但我与于智博不同的是,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但我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达到“哈佛男孩”的标准呢?
首先,于智博常常投身于公益事业,为整个社会贡献出哪怕一丝微不足道的力量,他也能因此收获到因帮助别人而汲取的快乐和满足。我相对他,就显得对这个社会“冷酷无情”了,一到假日小队时间,似乎就是我最难以接受的,满心认为这简直是无聊透顶,是浪费时间,不仅损失了自己做作业的时间,还是消耗完成自己兴趣爱好的时间。实际上假日小队活动就是一种对社会爱的奉献。爱,也是一种能力。牺牲自己的时间,去付出爱,更是自己胸襟的淋漓体现。当然,公益事业也能锻炼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哈佛不喜欢书呆子,而是喜欢具有领袖气质的人才。没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你想当领袖?一纸空谈!从小做起,多接触接触社会,收获是永远“宅”在家中无法获得的,并且也将使你获益颇丰。更重要的是,经过一些实践的磨砺,你将来一定会在大家面前展现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其次,我认为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个性塑造能力。你,是独一无二的!你也因独特而宝贵,所以属于你自己的那个通过努力后获得的真实人生才是自己想要的,才是最成功的。在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中、高考也就成了相对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法,这也是国家的无奈,才出台这一政策。但是,都以统一标准要求学生,真的无异于流水线生产产品,各个雷同、无特点,创新型人才少之又少。但我们又为何不妨抽空来锻炼自己的运动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爱好呢?这更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比一直泡在题海之中的结果当然是好很多的。2012北京人大附中同学李泽高考前还在打羽毛球,依旧斩获高考状元。真正只会读书的人是不会成功的。即使一时会在那个肤浅的成绩档案上走在别人前面,但走入社会,被别人拉开的差距不会只是一点点。不要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朝着适合自己、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前进,不随波逐流,这才是有个性的人。往往有个性的人是个多元的人他有多种才能,例如:耳熟能详的乔布斯,他不仅创新意识极强,而且还有那甚至可谓为不可思议的演讲天赋,似乎就注定他这生会有神奇的现实扭曲立场,这样奠定了他个性化的成功人生。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追求成功的心是一样的;每个人的外貌、兴趣是不一样的,但每个人拥有真实自己的意愿是一样的。
投身公益,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过真实的生活;塑造个性化的自己,是做本真的自己。本真的生活,本真的自己——铸就真实的人生。
尽管夏日美丽,但是在这样的风景中,我却无暇欣赏。因为再美的风景都不如我们寻回自己重要,寻回自己需要一份很安静的心情,寻回自己也需要懂得欣赏自己。
莫名其妙地心烦气躁;不明事理地忐忑不安;随波逐流地哄堂大笑……岁月在无声的溜走,渐渐地,终于走到了临近中考的边缘,那些尽情放肆的日子纷纷飘散在发黄的挂历上,离我们越来越远。那份快乐也被封锁在了记忆的门槛里,而顺应而来的是深沉与冷漠。
我,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在平时,还算认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一到考试,就乱七八糟的。就因为如此,在考试前,我都会全神贯注的复习书本,熬夜加工,而结果并不像我所想象的那样,刚好相反!这就是致命的打击,以至于我开始变得堕落,开始保持沉默,开始失去自我。
“AA,你的试卷!”鲜红的“XX”在我眼前缭绕,眼眶顿时溢满泪水,便不经意的抬起头,努力地艰难地收回了它!然后坐下来,轻声地告诉自己说:这次考砸了不要紧,下次一定要把这次没考好的全部补回来!
……
然而,我再次失败了……如雷鸣般的噩耗在我的命运中传播。
在多次的失败后,我彻底放弃了自我。这是多么悲惨的事啊。
原本在课余时间疯狂的我,此时此刻竟坐在凳子上,默默地注视着前方,呆了……我不再放肆,不再快乐,没有事情值得我那样,让我忘掉心里的“痛”,之后艰难地咧开嘴,微眯着眼,傻傻地笑。
考试还是像往常一样,生生不息的,又来了。那时的心情,已经觉得无所谓了,算了吧,考得好考的坏又能怎样?在夜晚,却还是看到房间里的灯亮着,那是我孤独的身影,正在努力着……
一阵考试风潮已过,晴天霹雳的日子将会来到,却怀着一颗轻松的心去面对一切的来临。“AA,你的试卷!”这次,我的眼眶再次湿润,我……我……我!我抑住了泪,阳光终于在寒冷的冬天露面了……
它让我找回了自我,那个真正的自己,懂得努力,懂得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然后知道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才能弥补缺漏,而不是一味的放弃。
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莫过于是自我和忘我。当我们在一次次的人生经历中,我们需要的是寻回自己,才可以重新认识和反思自己,才会让自己的精神境界往高的地方飞跃,才会达到人生最高的境界。
小小的照片里包含着满满的爱,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伴随着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在荧屏上展现的同时,也牵动着无数人的回忆和感慨。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时间到底都去哪了?六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到了初中,三年的时光又是弹指一挥间,这一挥之间多少往事已成了云烟,步入了高中,时间的齿轮像永不停止一样向前滚动,卷进了我童真的回忆,卷进了朦胧的情感。然而,他丝毫没有停下来的迹象,这不,又带走了我母亲的生命,老天似乎跟我开了天一样大的玩笑,我母亲去世那天正是我回到学校那天,那天的天气我也记不大清了,只记得我心揪的厉害,但我却什么都不知道,一如既往的重复以前的生活。我特别的懊悔没有多陪陪母亲,到了现在说什都后悔莫及,只有穿成线的眼泪能带走我一丝一毫的内疚。知道了消息后我十分焦急,夺过电话。拨出了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号码,那个冰冷的电话里终于传来了一丝温度,电话是父亲接的,父亲没敢多说什么,沙哑的说了一句“快回来吧”。
我拼死的赶去了车站,到了车站,又不知道得罪了多少行人才换来一张小小的车票。一路上,曾经和母亲的对话一次次从脑海中闪过,“妈,以后儿子长大了,看定好好孝顺您”。“妈以后儿子有钱了,给你买你最喜欢的皮草”想起自己曾经信誓旦旦的承诺和现在的母亲,滂沱的泪水纵情的留了下来。到了家,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个不太醒目的方盒子,伸手去触摸,那盒子里传出骨灰窜动的声响和滚烫的温度。
我睁开眼,凌晨四点,是的。我又做了一个这样的噩梦,说它是梦却又真实的不像是梦。我轻轻地拨开母亲卧室的门,看见母亲还在甜甜的睡着,这时我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我怯怯地走上前去,从未如此认真的审视过母亲,知道滚烫的眼泪快要滴到母亲的额头上,我才不舍的离开。虚掩上了门,坐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
这样的梦魇以后肯定还会反复出现,但是我真的不希望它变成现实,世界上有很多人像梦中的我一样出现过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和悔恨,时间的齿轮仍在转动,遗憾就像人生,人生没有完美,只有无限的接近于完美。遗憾也是如此,或多或少。
请放慢你们的脚步,别让梦境成为现实。也别让爱,再默默等待。